欢迎来到BOB中国官方入口官网    
  •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▼ 企业邮箱▼
王旭东:饱含热爱 扎根矿山
发布时间: 2023-05-19 20:35:00     作者:      来源:BOB中国官方入口网      点击次数:


1956年生,汾西矿业党委宣传部退休员工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,介休市作家协会主席,汾西矿业文学协会名誉会长。

王旭东从事文学创作四十余年,发表小说、散文、报告文学300余万字。已出版短篇小说集《那个冬天的故事》,长篇小说《成长的疼痛》《高三考生》《疯人手记》《复调婚姻》《山花别样红》等。

王旭东的话剧剧本《最后的方舟》入围2010—2012年度赵树理文学奖,长篇小说《复调婚姻》荣获2016—2018年度赵树理文学奖长篇小说奖。《疯人手记》获全国煤矿文艺作品成果展优秀图书奖。


作品欣赏

复调婚姻

(节选)


灵魂出窍的那一刻,我感到无比轻松,真有一种人们常讲的那种身轻如燕的感觉。这次我才知道,人活得之所以累,是由于躯体。是躯体的五官有欲望,是躯体的下身有欲望。眼睛希望看到美色,鼻腔希望嗅到美味,嘴巴希望吃到美食,耳朵希望听到美乐,下身希望得到快感。当灵魂还附在躯体的时候,就成了躯体的奴隶,时时听从躯体的驱动,要不,它就要折磨灵魂,搞得灵魂很痛苦,很纠结,也很无奈。而当灵魂摆脱了躯体的控制,霎那间就变得清纯了,变得轻盈了。

此刻,我就是这种轻松的感觉。一切的焦虑不复存在了,一切的烦恼和痛苦,都像风一样飘走了,一切虚荣的渴求也都没有了。我又像回到了母亲的子宫里面,回到那个虽显逼仄但无比安静的世界,物我两忘,恬然宁静,至多由于母亲养分的不足,蹬几下腿脚。

在我的魂魄冉冉上升飘动的时候,我看见了很多人对着我的皮囊、我的躯体,无比激动地在赞美:“英雄啊英雄,现在像他这种人可真是不多了。”很多围观的人流泪了,哽咽着喊道:“快打120呀,说不定还能把这个好人救过来呢。”已经有人在拨打电话,焦急地报着警。而作为当事人的我,却自始至终有点无动于衷。我从上空俯视那个依旧血淋胡拉的现场,对他们的赞美已做到了宠辱不惊、十分麻木,就像那个站在人群之外,目睹着围观人群背影,依然迷茫地咬啮着雪糕的小孩。我也没在乎我原先那个皮囊。他已不是原先的那个我了,尽管已被热心的路人用餐巾纸擦抺过了,但还是有暴死后的残迹。我现在已游离在外,他身上的血迹,他脸颊上的污迹,还有他掉落在几米之外的廉价皮鞋,我都不太在乎了。

有人会来收拾这个残局,有人会处理我那个显然已成为交通障碍的遗体。用不了多久,它也会变成一缕轻烟,随我而去,那时,我们会相会的。如果说,我此刻还有什么值得牵挂的,就是我从疾驰汽车边救出的那个小孩。不过,我很快就发现,他并无大碍,只是我方才用力稍微大了点,让他撞到了路边的灯柱上,脑门起了个小肉包。开始,他还哭不叽叽哼了一会,现在接过路人递过来的芒果,立刻破涕为笑,大口大口吃了起来。这,我就放心了。

我想离开这里了,场面太杂乱了。交通已经堵塞,喇叭声如洪水般咆哮,还有远处传过来的,一声高过一声的警笛声,一声高过一声的救护车声,我不想看了。我想去找我的父母,因为我知道,我已来到父母所在的世界。我记得,灵魂出窍的那一刻,我喊了一句“我的妈呀”,而且我还记得,听到了一声回应,听到了母亲也喊了一声“我的那个儿呀”,但是,我茫然四顾,却看不到母亲的身影,也找不到父亲的踪迹。我清晰地记得,是我和我的兄妹把他俩送到这个世界,还第一次擅作主张,违背了父亲很久以前对我发过的狠誓“我死以后别把你妈和我埋在一起”,把我的母亲和他合葬在了一起。不知他现在是否还记恨我,真不知道,在那个世界吵了一辈子的他们到了这个世界,现在是否幸福和睦,如果依然日日龃龉,争吵不休,那我就真的无颜见我那善良的父亲了。

就在昨天晚上,我还梦见了我的父亲,好像他又是刚和母亲吵了架,正气恼地蹲在院旮旯里抽闷烟,我喊他,他也不应。

他们现在在哪里呢?从上空俯瞰,这里的世界可是太大了,有高山,有河流,有大片的森林,也有茫茫的农田,就是一时半会看不到人影。我漫无目的地飘荡着,喊一声妈,又喊一声爸,却怎么也听不到一声回应。我又飘荡了很久,陆续看到了一些鸡鸭狗猪,也陆续看到了一些人,但依旧看不到我那挚爱的双亲,莫不是他们俩都在躲着我,依然在怨怼我将他俩合葬在了一起,重新绑在了一起……

我的那个母亲和父亲哎……



成长的疼痛

(节选)

如果痛苦有人分担,痛苦就会变得不那么沉重;如果喜悦有人分享,喜悦却会像几何级数那么增长,人生最大的悲哀,莫过于你的喜悦无人分享。

能被一所普通院校录取,是意料中的事,能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,对我来说,却真是喜出望外了。我原先没有报北京大学这类重点院校,我一心想去那些收费低廉的师范学院。因为只有我自己最清楚,无论上任何一所学校,我都会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。但是,在填写志愿书时,我的班主任还是不容我置辩,为我填写了两所重点院校。第一志愿便是北京大学的中文系,他说,他当年梦寐以求的就是这所全国最高学府的中文系。他希望我能实现他当年的这个宿愿。

今天,我替他圆了这个梦。但我并没有为这意外的录取而惊喜。如果说这没有一丝激动,那是谎言。我心里真的充满欣喜,只是这种欣喜,对我来说,有一种不为外人理解的沉重。我多么希望我的生母、生父,能分享这个欣喜,希望我的继父分享这个欣喜。如果这个欣喜由他们来分享,这个欣喜可能是真正的欣喜。可是,他们早已不在人世了。我所看到的,仅是继母那双掺杂着无奈和忧虑的苦笑。实实在在讲,继母也高兴,她也为我替她赢得街邻四方的赞誉由衷地高兴,但对她来讲,仿佛是天文数字般的学费,从她接过录取通知书那一刻起,便使她愁眉难展了。

继母深深地叹息一声。这一声叹息,尽管在别人听来,声苦游丝,但在我心里引发的,却像是悬崖倾塌时发出的轰鸣。我迅疾地扭过身去,并飞快地擦去已淌在脸颊的泪水。

我走出家门,径自向野外走去。我听见继母在我身后嘀咕了一句什么,我没有回头去看,我知道她此时的嘀咕毫无意义。我只想赶快寻觅一个清静之处,让我强压下去的泪水有个痛痛快快排泄的地方。

我飞快地走着,听见了耳边呼呼的风响,尽管在这炎热的季节,根本就没有什么风刮过。只是我跑得太快了。我越过铁路、越过菜田、越过荒滩,终于跑到了汾河堤坝。我扬开双臂,扑在了被太阳晒得发烫的砖石上,我对自己说,你可以流泪了。但奇怪的是,我竟流不出一滴泪水了。仿佛暴烈的阳光已蒸发掉了我所有的泪水。我不由地责问自己,你为什么又不哭了呢……



咩咩寻妈妈

(节选)

咩咩走丢了。

他也忘记自己是怎么走丟的。开始的时候,他还是走在羊群里的,好大的一群羊,咩咩就走在妈妈的身边,旁边有他的姐姐、他的弟弟,还有他的爸爸、大伯、二伯,好像还有他的爷爷、阿姨等等,他都数不过来哩,好多好多的羊呢,有多少呢,妈妈说过,好像这个大家庭有一百多只,是这片大山里,最大最多的一个大家庭。

这个大家庭很和睦,很少有争吵,有打斗,即使偶而有些碰撞,大家都是一笑了之,谁也不会用羊角使劲撞击对方,更不会破口大骂。出羊圈的时候,大家也都秩序井然、依次而行。当然,他们这支浩荡的大队伍,也有一个严肃的执法官,那就是护羊犬大豹,大豹可厉害呢,也很公正,谁不听话,无论老的少的,他都会瞪着大眼,冲你一顿乱吠,或者张开大嘴,露出尖利的虎牙,作出要咬你的样子。咩咩可怕他呢,每天都躲得他老远老远。咩咩这天为什么会丢呢,也许和躲大豹有一定关系吧。

这天早晨,大家整齐有序,都在羊倌爷爷的带领下,向山头行走,向山顶那片绿色的大草地进军。昨天,他们就是在那片高原草地上美美地饱尝了一顿。所以,今天大早,大家的心情都很好。

今天天气也很好,不仅天空很蓝很蓝,云彩很白很美,就是有点风,也很轻很柔,柔得你浑身都酥酥的,想唱、想跳。羊倌爷爷首先带头唱了起来,他唱的是什么歌呢,咩咩听不太懂,什么“对畔畔的那个圪梁梁上,那是一个谁?”

那是谁?咩咩寻着歌去看,谁也没有呀。他就没兴趣听下去了。他倒是听懂了大豹的歌,大豹的歌是行军曲,雄纠纠气昂昂的,大豹一边嚎叫着他的歌,一边虎视耽耽地检阅着他们这支热闹的队伍。咩咩怕他那双凶巴巴的眼睛,就离开妈妈,躲到了队伍的另一边。他听见妈妈低声吼他,别乱跑,他含糊地应了一声,可是没有再回到妈妈身边。

羊群自然也不会寂寞,其实从一出羊圈开始,很多羊便开始哼哼唧唧吟唱了起来。起初,嘈杂一片,各唱各的调,各吹各的号,后来,旋律便统一在了一个频道上,集中在了他们的国歌上,那就是那首百唱不厌的牧歌,这首歌仿佛就是为今天这么美好的日子写的,为今天这么美好的日子唱的,咩咩还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就熟悉它了,它太好听了,现在他也会唱了:

“蓝蓝的天空上,飘着那朵朵白云,

白云的下面是那洁白的羊群,

羊群好像那斑斑白银,

洒在那草原上,

真是爱煞人。”

妈妈告诉过咩咩,这首歌就是为他们羊群写的,写得太好了,男女老少都爱唱呢。咩咩当然也爱听、也爱唱。不过,他不喜欢听他们大合唱,一百多只羊,一齐亮开嗓子,而且没有集中指挥,声音高低不匀,仿佛破闸而出的洪水,气势够强,就是缺乏美感。咩咩喜欢独唱,尤其是喜欢妈妈独唱它,可是妈妈那优美的女中音,早淹没在那浪涛一般的声音中去了……


点评

笔耕不辍,奖掖后进,是旭东老师最令人敬佩的地方。其创作虽源于矿山,但后期涉猎面较广,掘进较深,又很接地气,关注底层百姓,关爱儿童,体现了一名优秀作家应有的良知和责任感。《复调婚姻》荣膺赵树理奖,又入选三晋百部长篇小说文库,可谓实至名归,对汾西矿业的文艺创作产生了示范引领效应。

——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  田孝士


王旭东笔耕不辍耕耘文坛四十余年。他生于矿山长于矿山,矿山的风土人情、矿工的喜怒哀乐给予了他创作的灵感和一幅幅生动的创作画面。他笔下的人物基于底层众生,人间烟火味浓郁,作品通俗易懂、情感真挚、流露自然,带入感极强,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。

——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  王  晟

责任编辑:兰洁

版权声明   |   隐私与安全   |   常见问题解答   |   咨询 地址:中国·山西·太原新晋祠路一段1号 ICP备案序号:晋ICP备05008009号-3

BOB中国官方入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  晋公网安备 14010902000081号